今年5月美中貿易戰意外升溫,直至6月20日大阪G20會議兩國元首會談宣布休兵重啟談判後,終於在時隔80天後,於本周二、三(30、31日)在上海展開雙邊第12輪經貿談判,但是我們預期本輪談判較難有實質的進展,可能僅討論中國購買美國產品清單,以及重新確認雙方談判意願以及底線。
l
重新建立信任需要時間
首先,雙方態度仍舊強硬。5月份美中貿易談判破局,雙方都歸咎於對方沒有誠信;美方認為4~5月美中已接近達成90%的協議內容,是中國不守信用大幅修改文本導致破局;但是中國方面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6月2日發表的《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中,則認為是美國在談判中三次「出爾反爾」、不斷加高價碼才導致破局,且昨日(29日)中國外交部在針對美國要求WTO取消中國開發中國家地位的議題上才強硬的表示說「做人不能太美國了」,同樣暗示美國要求太超過;因此本次次談判在雙邊還缺乏互信基礎下要有實質推進不易。
況且過去十一輪談判中,直至今年2、3月份的第七、八輪才有突破性的進展,才正式進入智慧財產保障、不公平競爭等美國所要的核心議題,5月後如同退回去年12月份阿根廷G20中僅在貿易上有共識,但在今年上半年所進行結構性問題上仍需要重新談判,而不會僅是退回5月份中斷的情況開始談,趟若如此那中方也不必大幅修改文本導致談判破局,而如果美方接受中國僅在貿易加大購買量則雙方早已達成協議,因此預期要達成協議仍要不短的時間。
第三,雙方在過去兩個月中紛紛採取經濟刺激政策,美國放寬貨幣政策,中國加大財政政策,雙雙加大自己打長期戰的儲備糧食,顯示雙方也做好了短時間難以達成協議的準備。
l 黨內政治角力詭譎
另外,當前中國內部政治局勢暗濤洶湧,劉鶴本次難以獲得完全的授權以決定美國關心的重大議題;可以觀察兩點,一是中共前總理李鵬告別式,二是北戴河會議即將展開,而兩者可以一起討論。
29日前國務院總理李鵬告別式中,習近平率領所有常委外加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全體參加,暗示的中共中央對於這位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主導清場被外媒定義為「六四屠夫」,且是中共史上最高反對票當選的極具爭議性的前國務院總理給予正面的肯定,並同時給予降半旗的國家級禮遇。
但是歷任還未離世的總書記及總理中,僅有江澤民參與告別式致敬,主要因為江澤民的上台和李鵬六四清場息息相關,但上一代領導人中胡錦濤、溫家寶,以及江澤民總書記期間的第二位總理朱鎔基也未出席,形成三對三的局面,而胡錦濤、溫家寶、朱鎔基在近代中共領導人中被歸隊類為相對開放派,和習近平近年做法背道而馳,。
有趣的是,中共官媒表示胡錦濤是在外地送花圈,但即便胡錦濤真的有事但溫家寶、朱鎔基則沒有交代為何沒有參與,而更進一步來看,北戴河會議在即,北戴河會議為中共中央歷任元老都會參加,因此胡錦濤、溫家寶、朱鎔基三人也自然會在其中,因此三人在北京附近卻同時不出席難免有政治猜想,且本次北戴河會議習近平要對中央元老交代美中貿易戰的破局以及面臨中國經濟下行的兩大壓力,習近平的政治實力與領導力在本次北戴河會議將受到巨大的挑戰,因此在會議前劉鶴可能難以給美方具體的承諾,而僅能交換雙方意見至北戴河會議中決定中方的底線,因此本輪談判難有具體的進展。
l
關注北戴河會議後仍是變化
而北戴河會議後,人事調動將是觀察後續中方談判態度有無轉變的關鍵,其中我們應重點關注在政治局常委王滬寧、首席談判代表劉鶴、商務部長鍾山以及參與談判的副部長俞建華、王受文等職位會否有所變動,其中王滬寧、劉鶴主要職位常委、副總理自然不會在談判關頭被撤換,但是仍有不少當黨內人士將貿易戰歸咎於王滬寧、劉鶴的錯估情勢,尤其王滬寧更被稱作中共改革開放總規劃師,是唯一一位橫跨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的三朝元老,因此即便兩者主要抬頭不會變,但是王滬寧的中國共產黨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以及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職務會否調動,而劉鶴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會否調動皆是關鍵。
而王受文為技術官僚自2001年進入外經貿部起至今,未來不論談判有鷹派或鴿派主導到都需要王受文協助,是以應不會有所調整;但鷹派的商務部部長鍾山,以及今年4月份才臨危受命的副部長俞建華則值得關注,兩人皆被視為今年習近平強勢主導談判的要角,而鍾山更是在本次談判中首次出現在官方新聞稿中,未來兩人在談判中的位置將是判斷中方態度鷹派、鴿派的關鍵人物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